今年是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换届后、新一届委员会上任的第一年,这一年分类区系委员会在中国昆虫学会总会秘书处的领导下,在各位委员的积极努力和广大昆虫分类学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2013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1.积极配合总会,完成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按照科协换届改选的要求,在总会的指导下,完成了区系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在新一届委员中,加大了青年分类工作者的参与度,旨在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的热情。
2.积极参与承办两个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我国昆虫分类学工作者作为大会主席,主办了两个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1日至6日在北京主办了第九届国家蚜虫学大会(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hids,Beijing, China, 1-6 June 2013;大会主席:乔格侠)。本届会议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土耳其、格鲁吉亚、立陶宛、捷克、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法国、英国、波兰、瑞典、加拿大、美国、智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共20个国家和地区66家科研院校的187名代表参加。大会组织了4个专题(Session)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都邀请了3位专家分别做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和分会报告(Session Keynote Talk),包括法国国立农业科学研究所Jean - Christophe SIMON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昆虫系W. Freddy TJALLINGII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院士等共12位国际知名学者。此外还有57人做了学术报告(Oral Presentations),37篇论文进行了墙报展示(Poster Presentations)。与会专家从蚜虫多样性与系统学、以蚜虫为模式动物的相关研究、蚜虫生物学和生态学、农林和园艺有害蚜虫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2013年7月7-12日,在陕西杨凌主办了第14届国际头喙亚目会议和第8届重要经济性叶蝉和蜡蝉学术研讨会(the 14th International Auchenorrhyncha Congress (IAC2013);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eafhoppers and Planthoppers of Economic Significance, Yangling, China, July 7–12, 2013;大会主席:张雅琳),有来自14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杨凌,共同交流了在头喙亚目昆虫暨经济重要性叶蝉和蜡蝉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会议及研讨之后,还前往秦岭开展了为期3天的野外考察。
3. 积极配合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培训
组织青年分类学家,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就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对来自塔吉克斯坦和蒙古国的三位青年分类学工作者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技术培训,该项工作不仅为周边国家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同时也为青年人才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学术共享的舞台,加深了相互了解,为以后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充分发挥了青年科学家的作用。
4.配合总会的学术年会,有效组织分组交流
配合总会的工作,积极参与2013年学术年会的会务工作。与古昆虫学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合作,在贵州召开的总会学术年会上,组织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共有27个报告参与交流,其中13个为特邀分组报告,特邀分组报告的名单如下:
陈宏伟:中国南部冠果蝇地理分布及格局形成分析
谢 强:渐趋一致的昆虫纲系统发育研究结果
黄晓磊:时间,空间,关系:整合性演化生物学研究
朱朝东、Douglas Chesters:多基因片段物种界定
周 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前沿应用
刘星月:广翅目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
栾云霞:六足动物单系性的探讨
赵华斌:萤火虫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高太平:外寄生性昆虫的起源与演化
葛斯琴:基于三维形态数据的甲虫发育研究
薛怀君:跳甲寄主专化与物种形成:基于多学科数据
魏书军: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张峰:Vicariance in species complexes of Tomocerus springtails caused by Eocene-Oligocene tectonic event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