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申请入会 |  
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联系我们 |  
 
首页 简介 章程 历史沿革 组织机构 国际往来 海峡两岸 科学普及 学术年会 论文集 通讯 获奖荣誉 年度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37期 >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颁发中国昆虫学会第六届青年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15-02-13 |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届青年科学技术奖于20131016日在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颁发,由学会和相关单位领导向获奖人员颁发了证书。共有12人获得本届青年科技奖。具体获奖人员情况如下:

1 魏书军,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生态学与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果蔬害虫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和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等课题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MC GenomicsPLoS ONEGenom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合作发表SCI论文8篇,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农药等期刊发表论文39篇。注释并向GenBank提交膜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31个,系统研究了膜翅目与茧蜂科线粒体基因的特征与进化规律,提出了昆虫线粒体基因碱基组成偏向性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利用线粒体基因与微卫星标记推测了我国小菜蛾的迁飞规律。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的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嘉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201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 褚栋,男,19775月出生,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植保学会生物入侵专业委员会委员、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外来物种及检疫专业委员。2004年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博士毕业;2004 - 2012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工作;20123月至今在青岛农业大学工作。 一直从事农业害虫检疫与入侵生物学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烟粉虱、西花蓟马、苹果绵蚜等害虫入侵生物学相关研究。首次发现了重大外来入侵害虫Q型烟粉虱传入我国;率先揭示了我国Q型烟粉虱的入侵来源,明确了Q型烟粉虱在我国的传入、定殖、扩散与暴发危害等入侵过程;从个体/种群、种间水平系统揭示了Q型烟粉虱入侵种群形成、扩张与暴发机制;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入侵物种快速检测监测技术与控制基础研究。上述研究成果为不仅为Q型烟粉虱等入侵种的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从理论上丰富了入侵生物学这门新兴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PLoS ON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Environmental Entom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主编/参编专著9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获得了中国植保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3高玉林,男, 汉族,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共党员,江西吉安人,197912月出生。2003年获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学士学位,2006年和2009年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昆虫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7月参加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作物农业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研究工作。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蔬菜害虫产业体系等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PLoS ONE, PMS, IBMB,中国科学”等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 余篇,主编外文著作一本,参编著作两本:其中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5 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篇);近年来,多次受邀为PLoS ONE, PMS8个国际主流SCI杂志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评审专家。现为美国昆虫学会会员,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会员,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植保学会会员,中国植保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美国昆虫学会(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国际奖励评审委员会国际委员,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Society for Invertebrate Pathology)细菌专业委员会理事。

4 高太平,博士,19845月出生,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目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工作。从2006年开始从事古昆虫学的研究,研究方向为我国东北中生代外寄生性昆虫以及膜翅目昆虫的起源与演化。先后报道了新的化石昆虫类群1科、1亚科、10属、18种。在探索外寄生性昆虫的起源方面做出了一些颇具开创性的工作,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跳蚤化石类群,把跳蚤的起源时间推前了4000万年。新的研究认为,中生代的跳蚤体型约为现生蚤类的10倍左右,它们有可能寄生于同时期的有羽恐龙或者翼龙身上,在白垩纪的时候跳蚤开始多样化,伴随着宿主的变化,体型逐渐变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结构变化,该项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外寄生性昆虫与其寄主的协同演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分别于2012年、2013年先后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报道了目前中生代已知最大的锯蜂类群,对低等膜翅目昆虫早期演化过程中翅脉及触角结构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此外,高太平参与出版化石昆虫相关的专著两部(英文一部),其他的成果发表于PLoS ONE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Annales de la Société Entomologique de FranceZootaxa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等。于2011年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四),2012年获得北京昆虫学会第十一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 黄晓磊,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性状、分布、物种关系)格局及其生态和进化机制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层次关注蚜虫类昆虫进化生物学问题。从整体上揭示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多样性格局特点和普遍性生物地理格局,提出该地区蚜虫区系演化假说;基于多个蚜虫类群的研究,揭示了植食性昆虫物种分化和多样性格局演化中一些普遍性机制;从不同水平研究了蚜虫与其初级内共生菌的进化关系,提出相关机制涉及内共生菌基因组演化模式差异以及内共生菌的横向转移,对流行的平行演化假说提出重要修订;提出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科学期刊采用联合数据保存政策的建议,开展了首项以科学家个体为对象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国际调查研究。发表(含印刷中)学术文章36篇,其中SCI期刊文章17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1篇;JCR-TOP15%期刊10篇),部分工作发表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Journal of BiogeographyConservation Letters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PLoS ONE等期刊。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北京昆虫学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09)、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袖计划资助(2012)等。现为国际生物地理学会中国协调人,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Frontiers of BiogeographyPeerJ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等国际刊物的编辑或编委。

6 栾云霞,女,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三类低等六足动物(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的演化地位及其与昆虫的亲缘关系等研究。系统地从18S28S rRNA基因、线粒体基因组、核编码蛋白基因、以及低等六足动物眼区的发育和附肢、体节的发育等多方面探讨三类低等六足动物的系统进化,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首次完成并报道了原尾虫代表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论证了其序列的特殊性,及其经历了快速的趋异进化,为原尾虫独特的进化地位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2)全面测定分析了三类低等六足动物代表物种的18S28S rDNA序列,提出原尾虫与双尾虫组成“无眼类”假说,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3)系统研究了中国双尾纲的种类、分布和系统发育关系,尤其是对三大类群中罕见的原铗(虫八)类群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并求证了双尾虫的单系性;(4)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验证了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内部类群根据形态特征划分类群的可靠性。已主持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并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BMC Evolutionary Biolog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25篇,他引百余次。参与编写专著《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的研究》。

7 邓惠敏,女,198412月生,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分子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调控。近年来围绕家蚕变态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开展了大量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翅原基发育和翅形成的激素调控分子机理,通过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深入和综合地研究了与家蚕翅发育相关的一系列翅原基表皮蛋白基因BmWCPs的表达和分子调控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已发表在国际知名SCI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F9.681)和Insect Molecular BiologyIF2.529)上。此外,对杂食性农业害虫斜纹夜蛾的解毒酶基因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已发表在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IF2.294)和Archive of Insect Biochemistry PhysiologyIF1.345)上。已获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主要参加了由导师冯启理教授主持的科技部“973”计划课题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

8 刘泽文,男,197710月生,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该同志一直从事杀虫剂神经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农业害虫抗药性分子机理、杀虫剂靶标变异和功能影响、膜蛋白靶标结构与功能、基于靶标特性的杀虫剂分子改造等。该同志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产业发展,致力于新农药的开发;与农业生产部门合作,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农业害虫防治,解决农业生产现实问题。近5年来,该同志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并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果。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包括PNAS (1)J Neurochem (6)Insect Biochem Mol Biol (6)在内的SCI论文30余篇,他引次数达350余次。相关研究成果在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6次,并获大会论文金奖1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具有产业化前景专利1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现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昆虫学会毒理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9 孙玉诚博士,男,19827月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9月至20036月在南昌大学生物系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2004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生态学硕博连读博士学位,于20096月获得博士学位。20097月至201012月任中科院动物所助理研究员,20111月起任副研究员。201111月至20124月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昆虫系合作研究。本人以寄主植物介导的地上(蚜虫)、地下(线虫)有害生物互作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为研究方向,系统地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环境中“豆科/非豆科植物-蚜虫-蚜茧蜂”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种群、个体与分子层面分别解析了蚜虫的种间竞争、报警激素以及蚜虫内共生菌Buchnera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生态过程,探讨了蚜虫对温室气体增加、氮素水平以及干旱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响应与适应性机制。至今已发表国际SCI论文2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PLoS ONE等国际重要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篇,并参与撰写专著《昆虫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一部(科学出版社,212页,26万字)。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973子课题一项。

10 周忠实,男,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197611月生于广西宜州。1999年本科毕业后,到广西宜州市德胜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任植保技术员。2004年于广西大学获昆虫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华南农业大学获昆虫学博士学位。20077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6月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2010221-27日赴德国波恩大学参加入侵病虫害预防与控制高级培训班学习。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外来物种及检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入侵、昆虫生态及生物防治方向研究。近6年来,重点围绕豚草重要天敌广聚萤叶甲的应用基础开展系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4完成人)2012年分别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4完成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5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6(第一发明人3),获实用新型专利1(3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第一发明人5)。迄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4篇,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参编专著4(7章节)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11 林美英,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1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其中20079月到20089月在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全额资助下,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天牛系统学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工作。从2004年开始从事中国天牛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对天牛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沟胫天牛亚科,尤其对楔天牛族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分类研究,同时也对瘦天牛科和暗天牛科也开展了部分分类研究。截止到20138月,已经发表新属4个,新亚属3个,新种42个,新亚种4个,属级新异名1个,种级新异名13个,新组合8个,新地位8个;发表文章46篇,其中SCI论文18篇(含封面文章3篇)。主编文集1部(第一主编),专著1本(第三作者)。主持国家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同时,在昆虫标本的收集、制作、管理、利用方面努力与国际接轨。非常喜欢野外工作,并注意根据不同类群的特点,借鉴、研究、使用不同采集方法,以提高采集数量和质量。对整个鞘翅目的分科有兴趣,发表了中国新记录科2个。除了科研工作,也从事部分科普工作,2012年项目“Cerambycidae from China”获得全球网络生命大百科鲁宾斯坦伙伴计划资助,是第一个获得该资助的中国籍科学家。

12 刘小侠,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昆虫行为学、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植物抗虫性及害虫综合治理(IPM)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家973项目的子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等的资助下,主要进行寄主与寄生蜂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控棉铃虫的效果及病理学研究;棉花、小麦、梨园等的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室内、温室和大田实验研究了风、虫媒对转基因棉花基因漂移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系统研究基因漂移的评价技术。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刊源收录40余篇,参加出版专/编著4部。教学方面每年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选修课《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和《植物抗虫性基因工程》课程,参讲本科生必修课《农业昆虫学》。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2004-2019 中国昆虫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48953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